林百貨再現
對於台南人來說是件相當令人激動的事情
老台南人俗稱的"五層樓仔"
南台灣第一座有電梯且是鋼筋混泥土製成的建物
這裡存有許多爺爺奶奶的回憶
由於頂樓有神社,未整修前則是成為許多人探險的目標
2010年發包整修
2013年1月整修完畢
2013年9月將交由高青開發,也就是Focus百貨的業主經營
將是以文創商品為主
現在暑假兩個月的時間開放參觀
林百貨的林取自創辦人林方一先生的姓
一樓現在正展出回顧展多幅海報說明著林百貨的歷史
現今的中正路日據時代稱為廣末町
到現今的永福路口這一段由設計師梅澤捨次郎設計商店住宅約20來間
林百貨則是這一批的最大建築物
現今林百貨外頭仍可見些許的建築群痕跡
一旁也有展出古物或是維護是所用的模具和複製品
除了復古的燈具以外
後頭則是手動的鐵捲門
這也是相當的具有歷史價值
日據時代所稱的流籠,也就是現稱的電梯
當時流傳一句話「天下第一俗,戴草笠仔、穿淺拖仔,坐流籠。」
就知道當時到林百貨坐流籠是一件相當時尚的事情
不過,現在的電梯是形像意不像
外頭盡量打造的原汁原味,裡頭則是現今的電梯,左手邊還看的到LED顯示XD
最具指標的就是這個指針式的樓層顯示
相當相當的特別
現在就坐進來時尚一下
裡頭的地板就相當的有特色了
電梯四周現有壓克力板擋住,以前則是只有最外層的網
也由於之前的人認為坐電梯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所以刻意打造可以看到外面的模式
2樓則是在撥著林百貨整修的紀錄片,建議大家可以坐下來欣賞,更能知道古蹟的維護不易
之前的林百貨二樓是販售女性用品,化妝品、時裝、包包
三樓則批發布料,在那個年代,三樓等同於精品街一般
四樓則以鐘錶為主
現在的3樓和4樓大概呈現這樣的景象
地板是使用磨石子地板
林百貨的彩色地坪分成兩種,一種是先前看到的光滑的磨石子地板
另一種則是軟性、彈性的地坪,具有耐火、耐久的特質
裡頭包含了木屑、樹脂、彈性材料等
圓型窗戶也是一大特色
而這要展示的是建築工法
用這樣的鋼筋技術讓這動百貨公司經歷許多地震之後仍然屹立不搖
接著來到五樓
五樓當時則是咖啡廳、餐廳
外頭的地方則是有點類似現今百貨公司的頂樓遊樂場
有撈金魚等等休閒與遊樂設施
透明牆後頭維護的是二次世界大戰的遺跡
這裡留由許多美軍轟炸的痕跡
遽聞市府將在這面牆的對頭設置LED燈等設施
模擬當時美軍轟炸的情景
上頭的大彈孔遽聞是一顆未爆彈
還好是顆未爆彈,一爆炸現在我們可能就無法在這拍照了 XD
為什麼美軍要轟炸林百貨呢
主要的原因就是當時的台南重要機關就在附近
左手邊圓形屋頂處是當時的台南州廳,也就是現今的台灣文學館
右手邊遠處的白色建築物則是當時日人的聯合辦公室,現今則是消防局
而林百貨則是當時的最高樓,所以自然而然容易成為目標
這裡通往六樓的樓梯則是原汁原味的呈現
全是用茆丁接合而成,而且相當的陡
所以市政府為了安全考量在外頭多搭了一座樓梯
有些朋友可能會發現矛盾的地方,不是說是五層樓仔嗎?
因為六樓面積較小,從外頭只看的出有五層樓,實際上應該是六層樓
當時的六層樓是私人地方
6樓最值得欣賞的就是這個神社遺跡
有點類似現今人家裡頭的佛堂或神龕一樣
裡頭供俸的是稻荷大明神,主要是求財
開工前社長和員工會在這裡參拜
中間的這項遺跡是日軍所建機鎗堡
志工解說:林方一先生在百貨開幕的幾日前病逝
(這和維基百科所記錄說林方一先生是開幕後五天病逝有所出入)
爾後由其夫人接任社長,後把林方一先生的骨灰及牌位置於此供奉
(志工是說骨灰及牌位置於此,一旁的解說牌則僅提到牌位,兩者也有所出入)
台灣光復之後,林方一先生的後人則移置回日本
不過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如果日人知道上頭有供奉,怎麼會將機鎗堡建在上頭嗎?
這剖耐人尋味的
大家瞧瞧,現實的鳥居和解說牌的有何不同?
答案是少了上頭的橫樑!
因為並無留有當時鳥居的照片,無法確認上頭的橫樑是何種形狀
所以就暫時擱住,沒有修復了
但是,年初已高齡91歲林方一先生的二媳婦林千惠子女士來台
點名上頭的橫樑是平直無彎曲的,可能日後就能見到完整風貌吧?
而一旁的遺跡原先也無法確認是何種用途或是裝置
一樣由林千惠子女士來解答,鳥居旁立的是石龜
除了神社的機鎗堡以外,六樓還有另一座機鎗堡的遺跡
裡頭是電梯天井
也就是當時的電梯機房
現在則有用壓克力板擋住避免危險
避雷針,這在當時也是相當先進的技術
一旁的則是旗桿,當時會掛上國旗
對面的土地銀行,原日據時代的勸業銀行
據說當時是因為有勸業銀行,才在附近創立了林百貨和商業街
而林百貨和商業街則帶動了廣末町一帶的繁榮
也讓此地被稱為銀座!
而現在市府希望藉由林百貨再現,再次帶動整個商圈發展
~林百貨~
地址:台南市中西區忠義路二段63號
開放時間:2013年06月30日~2013年08月31日
每週三~週日AM1000~PM1700